一、設立目標

因應教育部修改醫學系修畢年限,本系為培育醫學生具備有ACGM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 所建議六大核心能力,包括病人照顧、醫學知識、臨床工作中的學習與改善、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醫療專業以及制度下的臨床工作。為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與醫病溝通能力,於訓練期間學生亦須接受跨領域、團隊醫療、安寧照護、實證醫學等整合式的醫療及照護訓練,實施醫五、醫六臨床訓練課程。

二、課程特色

由於醫六的學生在醫五已經完成48週核心實習訓練,應已具備基本的醫病溝通與醫療照顧能力,所以醫六實習選修的主要目標為提供每一位醫學生多元探索與發展的機會,開拓視野,了解台灣以及世界各地醫療的特色,預備自己順利選擇未來的行醫生涯。醫六的多元實習選修有機會去非醫學中心級的教學醫院實習,可與所分配的醫學中心級教學醫院的實習垂直整合,有助於了解醫療的全貎,並可以與其他學校醫學生及其他醫院的醫師切磋。

其他的學習目標如畢業前一般醫學訓練的目標,是要讓受訓醫學生在上級醫師的監督及指導下,確實獲得相關醫療技能,並為日後的專科醫師訓練奠定良好之基礎。欲培養之核心能力如下:

1、了解醫學之科學基礎並且能夠將科學知識應用於醫療工作,從事終身學習以掌握醫學發展。

2、能與病人做適當的溝通、獲取病史資料、執行身體檢查、進行診斷過程、判讀檢驗資訊、給予基本處置等臨床技能。

3、能執行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

4、能在醫療團隊中與隊友建立良好關係,並能尊重其他專業人員的角色。

5、能基於實證醫學執行一般醫療。

6、能評估、改善醫療品質及處理醫療品質問題。

7、能運用資訊技術於醫療照顧。

8、能做倫理判斷及一般醫療決定。

在醫療專業態度的培養須以下列各項為目標:

1、認知個人的與專業的能力範圍,當需要時應樂於尋求協助;

2、假如同事的健康、舉動或行為,有導致病人受到傷害的危險,要有採取行動以保護病人及其他人的責任之認知。

3、在提供個別病人與社區醫療照護時,應承擔相關的道德與倫理責任。

4、尊重病人,不論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信仰、種族、膚色、性別、性傾向、行為能力、年齡、社會或經濟狀況。

5、尊重病人對於他們的醫療之決定權利,包括拒絕治療或拒絕參與教學或研究的權利。

6、認知到有藉由與病人、病人親屬或照護者諮商,來了解與處理病人的醫療照護需求的義務。

7、應用可利用之資源,執行病人最大利益之照護。

三、規劃原則

醫學系實習以週為單位,六年級實習週數為36週,最少須滿32學分,實習規劃分為外調選修實習與進階實習。

外調選修實習:至多採計12學分,可選擇本校教學醫院所提供之臨床實習選修課程或本系所開設的國際衛生醫療、專題研究實習、醫學教育專題研究實習等選修課程,亦可至本校教學醫院以外之醫院(包括國外知名教學醫院),但實習醫院需與本校建教合作或簽訂實習合約,且需為區域教學醫院以上(含陽明交通大學教學醫院)或經核准視同區域教學醫院等級者,並需通過本系之實習訓練計畫書審核篩選機制。 進階實習則依學生自主選擇分發至進階實習機構(三家榮民總醫院與亞東紀念醫院),至少須實習急診至少2週、婦產科至少2週、小兒科至少2週、內科至少6週、外科至少4週,附設醫院實習4週。

四、如何規劃

(一)課程內容

1、學生可依本身的興趣選擇本系實習辦法之實習科別表中所列39個科別,實習內容依各教學醫院之實習科別實習訓練計畫。

2、國際衛生醫療、專題研究實習、醫學教育專題研究實習等依該課程內容。

(二)評量方式

1、實習成績由各教學醫院臨床教師根據學生表現給予評分,並由教學醫院相關負責單位彙整後送醫學系存查,其中

(1)三榮及亞東教學醫院之實習成績依「醫五、醫六成績評分注意事項」辦理;

(2)國外實習成績:依學生出國心得報告、該科全班同學外調實習平均成績、國外醫院實習成績,由系主任指派與該實習科目相關之課程委員會委員若干人進行評分後取平均。

2、國際衛生醫療、專題研究實習、醫學教育專題研究實習等依該課程評量方式辦理。